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17章 要好

關燈
晟雲洲挑起一邊眉稍,下意識松開手,目光落在他脖頸間的素巾帛上。

他生得白嫩秀氣,戴這樣一條紗帛也不違和,反而襯出幾分矜貴和儒雅.只是人看了難免好奇,不知他受過什麽樣的傷,有多可怖,才要每時每刻都遮擋著。

院外傳來了人聲,官員們下了朝,紛紛回來當值。

張默與晟雲洲在同一間屋子,一進門,見到小公子,連忙拱手作揖。

聞錦見朝會散了,心想太後也回了宮,站起身,同張默交代宋藺肩膀受傷一事,懇請他替她照顧一二。

張默拍著胸脯說沒問題,聞錦與他倆作別,轉身朝內省而去。

張默目送聞錦離去,回首朝晟雲洲急急問道:“你和小公子已經這麽要好了?”

“只是無意間替他挨了頓打。”

張默睜大了眼,連忙坐下來,仔細盤問。

待晟雲洲將早上的事挑挑揀揀說了兩三句,張默聽得咂舌,敲了敲他的桌面,感慨道:“有什麽比共患難,更容易成為朋友的呢?”

朋友?

晟雲洲回想起今天上午太後對聞錦關懷備至的畫面,以及那碗他從來沒有喝到過的羊肉羹。

我怕他要不起我這個朋友。

--

然聞錦確如張默所言,待他愈發友善。

今日下值,還特意在宮門外等他一起回家。

“太妃娘娘已與聞某賠了罪,還送了不少稀藥和珍品,托我轉交給宋大人,作為賠禮。”

其實舒太妃根本沒在意真正傷到了誰,賠罪也是象征性地向著聞錦。

聞錦斟酌著字句,想著盡量說得受害者心裏舒服些,但內心難免發虛,畢竟宋藺並不像好唬弄的人。

男人確實生了疑竇,卻與舒太妃半點幹系都沒有,“小公子不需要為太後娘娘彈琴了嗎?”

席面上,張默不是說,她要聽了他的曲才能睡下?

聞錦怔忡,繼而露出笑意,“前兩年娘親夜不能寐,我彈得頻繁些,近日,她已經越來越好了。”

而她一直在等她好。

當年,劉曜讓她扮做少年於簾帳外彈琴,喚醒了昏迷的孝仁太後。

自那日起,太後就一直把她誤當作少年的晟雲洲,將那份遲來的母愛,盡數灌註在了她身上。

有了她的庇護,她成了汴京城最炙手可熱的人。

可她想要的並不是這些。

馬車上,聞錦打開了綢緞錦盒,“這瓶是軍中特備的金創藥,據說藥效奇佳,宋大人可以試試。還有這些補品,都是難得的貢品,太妃娘娘送禮還是極大方的。”

少年說著,直接把小藥瓶塞進他手裏。晟雲洲也不好給他塞回去,摩挲了一下瓶身,“藥膏微臣收下了,補品就不必了,帶回去太顯眼,只怕瞞不住。”

聞錦錯愕了會,才反應出他意指自己受傷的事,不必讓宋伯父知曉。

小白臉彎眸應了聲,將禮盒疊放,“那待端午節至,我把它們混入過節禮品中,一並給宋伯父送去。”

“過節禮品?”

“嗯。我是小輩,過節自然要上門送禮才是。宋大人放心,我不會穿幫的。”

他是怕他穿幫嗎?真把他當親朋近鄰了?這才搬過來幾天?

晟雲洲薄唇微抿,看著他仔細收斂禮品的動作,不甚理解這小子哪來的自來熟。

他支手撫上淤青的肩頭,沈了沈目色,又覺得未嘗不可。

與這樣的紅人維持表面和睦,百利而無一害。

--

春日的黃昏短暫,當馬車轉入小故裏街道,深巷已經沒有了餘暉。

少年擡衣下車,仰首望見湖藍天空化作一片青蒼之色,雲層上一輪明月顯出圓滿的輪廓,以一句嘆笑,同男人作了別:“望日的月兒就是顯眼,天還未徹底黑下,就已迫不及待地出來了。”

聞府的管事走出大門迎接,只聽聞錦一壁走一壁溫言吩咐:“今夜我有事出去一趟,不必備晚膳了。”

男人也回了隔壁的小院。

若按以往,暮色不臨,晟雲洲不會回家。

今日,王飛乘夜船離京,宋老爺子設宴送別,宋藺入京趕考,承他一路照料,理當作陪。

那日金榜之下,托狀元郎的福,王飛做成了第一筆生意。

雖然捉婿結親落了空,對方見王飛實誠厚道,也願繼續同他合作,算是給他經商的道路,送了個開門紅。

老爺子為了表示恭賀,備食材親自下廚,豈料汴京市集的雞瞧著膘肥,躍起墻檐來不遑多讓,這廂菜刀才磨好,青光乍現,雞已經嚇飛了。

京城不比鄉下視野寬闊,四周是稻田桑樹,這兒的房檐層層疊疊,街頭巷尾錯落覆雜。

老爺子眼睜睜看著到嘴的肉消失在瓦梁的暮色之中,找也不知從誰家找起,只好臨時喚兒子出門,買幾個上得了桌的菜來以防萬一。

頭一回當跑腿,晟雲洲提著空食盒,就近去了鳳凰渠旁的天香樓。

遠遠望見店廊門口的河上霓燈幢幢,花蓬小船列隊而來,他想起以前每隔四月的望日,天香樓都會舉辦水上燈展,邀百姓猜謎同樂。

想不到時至今日,這個慣例還在。

樓裏人聲鼎沸,天香樓的陳釀美名在外,一盞難求,但若在燈展猜謎奪魁,可得店家免費贈送一壺。

樓上不少翹首以盼的人兒,都是沖著這美酒來的。

晟雲洲一進門,迎面撲來的紛雜之聲,使他僅停步在櫃臺前,側首與掌櫃吩咐兩句,點了幾個招牌菜,將空食盒遞上,便落座在門邊的位置等候。

門邊共有兩副桌椅,一副靠窗,一副近門。

以往,晟雲洲都愛坐靠窗的那桌,奈何今日遇到一個同他有一樣癖好的人,占了他的座。

椅上有靠屏遮擋,那人坐在裏側,瞭望著窗外的車水馬龍。

以晟雲洲從櫃臺過去的角度,只見桌上擺了一壺熱茶,兩盤細點,擱著半截霜葉紅的女兒衫袖,皓腕似雪。

晟雲洲落座近門的這副桌椅,隔著屏風,與她背對而坐。

天香樓的周掌櫃天生一張和氣生財的臉,見人手不夠,親自給晟雲洲斟了壺茶,笑吟吟道:“今日客人多,郎君點的外食尚需等些時辰,先喝口茶吧。”

晟雲洲頷首相應,周掌櫃還待客套,跑堂忽而從樓上旋風而下,言稱有客人想敬掌櫃的兩杯,請他上樓陪客。

周掌櫃拱手離去,晟雲洲抿了口茶水,靜坐等待。

一樓大廳有客人見周掌櫃應邀上樓,搖頭笑嘆了句:“這掌櫃好像對誰都是一副笑臉,我就沒見他發過火,當真是天生開酒樓的好手。”

與他同桌的一位年長者卻擺了擺手,“你剛入京不久,不了解他,別看他眼睛彎得跟彌勒佛似的,拗起來,九頭牛都拉不動。”

“這話怎麽說”

“就說門口的那塊牌匾,三年前我們就勸他換,他楞是不聽,擰到酒樓都快經營不下去了,就是不肯換。”

“天香樓也有過經營不下去的時候?這兒不是汴京十大名樓之一嗎”

那年長者哎了一聲,斟下一杯酒,小酌一口,娓娓道來。

天香樓存在的年代,其實並不久遠,初開時,搞了不少奇巧的心思吸引顧客,包括猜謎送酒,逢十請雜耍班子來樓裏表演之類,生意卻一直不溫不火。

直到昭和三十三年,江南一帶小鎮洪災泛濫,民不聊生,天香樓響應朝廷號召,揚手捐了大批糧食。

當時晟雲洲將將入仕,就被點為欽差,派去江南賑災,一番折騰下來,心懷感激,回京後,特來天香樓吃飯。

臨走時,見門前掛滿燈謎,年少的狀元郎興致一起,玩了一把,竟未猜出。

神童馬失前蹄,勾動了整個汴京城的好奇心,大批儒生士子紛紛前來爭相猜謎,天香樓一時間門庭若市。

後來,晟雲洲還為樓裏親自提匾,奠定了天香樓在汴京的地位。

可三年前,晟雲洲意外身殞,大奸大惡罪名一扣,天香樓遭受殃及,生意一落千丈。

親朋好友紛紛勸他摘匾,與晟雲洲撇清關系,他好聲好氣附和,卻從不付諸行動。

天香樓的生意越來越差,入不敷出,只能停業。

最後營業那日,忽來了一位戴幃帽的少女,不知為何,開出天價,向周掌櫃買匾。

那價格,夠他再開十個天香樓了,周掌櫃這個傻子,楞是不願。

兩人磨了一柱香的嘴皮子,那少女見他怎麽也不松口,笑了兩聲,提裙離去。

後來,不知走什麽運,天香樓的陳釀受了貴人推薦,引入皇宮,太後娘娘讚不絕口,聖言在達官貴族裏一下傳了開來,天香樓再度名聲大震,這才艱難渡過危機。

旁人聞聲唏噓:“周掌櫃真是重情,可惜對錯了人啊!”

“哎,要不是老周積德行善多了,老天垂憐走了運,不然就憑門口那塊匾,這樓早倒了。現在大夥兒,睜只眼閉只眼,當作看不見而已。”

右邊一桌儒生側耳聽了天香樓的故事,各個轉過身子,皆想發表一下心中的慨嘆與憤然。

“雖是重情重義,好人有好報,可周掌櫃為這樣的人執著,委實不值得!”

“就是,我聽說當年晟雲洲尚是翰林小官,下江南做欽差,監修堤壩,工部明明提議可以原堤加固,他一做學問的小兒,不懂百工,非要重修,還勒令河堤下方的百姓全部搬遷。如此勞民傷財,還好意思感激百姓捐款,他對得起周掌櫃的捐贈嗎”

另一儒生更是激憤,站起身道:“這都是輕的呢,你們忘了六年前在城南給勃勒國建使館的畫面了?一張布告下去,坊民答應的不答應的,強制搬遷,一有反抗,直接用兵鎮壓入獄,牢裏都快蹲不下了。他只顧他自己的政績,何嘗真正體諒過老百姓?”

其他儒生紛紛附和,帶動著整個酒樓裏的人都沸騰了起來。

晟雲洲身處其中,聽著一堆戳他脊梁骨的謾罵,提壺倒茶。

就在人聲最為鼎沸的時刻,一副輕軟的少女嗓音忽然從背後躍了出來。

“可建勃勒使館,手段雖有些雷霆,終無人傷亡啊。”

晟雲洲自斟自飲的手一頓。

這聲音。

作者有話要說:

聞錦:可不就是我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